那是“西藏热”里,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街头骑自行车的时代;是全球化冲击下寻找自我的时代;也是根敦群培的艺术家们向外界发出宣言的时代。
当有人向这位西藏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提问:西藏当代艺术有什么标志性的作品?
那一年,美国艺术家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空降中国,先后在北京、两地举办展览,但正如有人评论,其“如飞碟一般降落在布达拉宫广场”,夹在一众朝圣者间观展的藏族少年,尚不理解眼前作品的含义;
那一年,一股先锋的气息正在甜茶馆里酝酿。贡嘎嘉措、昂桑、昂青、阿伊布将画作安置在牛粪木柴旁,在的公共文化空间内,举杯与前来的观众畅饮畅谈。
彼时,“85新潮”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地展开,上百个青年艺术群体如雨后春笋冒出;在此影响下,贡嘎嘉措等人将自己称为“甜茶馆画派”,共同畅想着艺术未来:要表达高原的精神,创造西藏的现代绘画。
他们在甜茶馆留下意气风发的合照,嘎德也在其中一角,露出小小的侧影——这张照片摄于1987年第三届“甜茶馆画派联展”期间,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展览未能再继续下去,该艺术群体自然解散,却为西藏当代艺术的发展埋下伏笔——一个由“神本”转向“人本”的时代正在降临。
回顾西藏美术发展历程,和平解放之前,宗教创作主题贯穿始终。70年代中后期,延续中国知识分子对内陆边疆地区文化探索的热情,来自内地的艺术家陆续进藏,将革命激情凝练于画面,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开创“人本”的先河,但仍有人会问,高原民族如何看待自己今天的生活?
而随着80年代起内地艺术家离藏、藏族艺术家从院校毕业,后者逐渐成为西藏现代美术创作的主体。嘎德,正是践行者之一。
1986年,嘎德考入西藏大学艺术系,师从于小冬、曹勇、李彦平;同时他还是西藏美术泰斗韩书力的入室弟子,随其学习西藏布画创作,在唐卡与工笔重彩技法的融合之中,探寻西藏传统文化的全新表达方式。云顶国际app官方下载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年轻的嘎德:眼前的画面如此陌生,哪里才是他所熟悉的西藏?
2000年初,嘎德前往欧美交流学习,此刻的他,不再是劳森伯格将当代艺术带到时那个茫然的旁观者。云顶国际app官方下载向外走去,一片崭新的艺术图景在眼前展开:装置、行为、影像……原来艺术不一定非要以架上绘画的模样。
这种震撼在他看到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装置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时达到了顶点——一条浸泡在中的鲨鱼,冰冷、死亡、恐惧,直击心灵。
回到后,嘎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道路,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西藏题材绘画虽受欢迎,却无法真正反映当下藏族人的生存状态。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什么?正在思考什么?画布上都找不到答案。”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藏早已褪去神秘的面纱,呈现出与内地无异的现代生活场景。人们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除了甜茶馆,咖啡店、酒吧也成为了聚会闲聊的阵地;甚至在十几年前珠峰脚下某个还未通公路的村落里,孩子们书包上印着的是米老鼠的图案。
嘎德就在这样文化交融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父亲是湖南人,跟随十八军进藏;母亲人,与相识相爱。虽然自小在长大,但嘎德的美术教育“和北京大院里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小时候看的电影也是内地同龄人熟悉的《小兵张嘎》《地雷战》;中学的嘎德开始学习藏文,进入大学后,嘎德尤其迷恋庄子和禅宗,爱听崔健的摇滚,一边齐物逍遥,一边撕裂呐喊,看似迥异的文化养分,却皆有一股叩问人心的力量。
两种文化的交汇形成一种激荡,落在艺术创作上,是西藏传统的当代表达。嘎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锚点,介入社会的当代艺术,恰好提供了理想的表达媒介;而“半藏半汉”的身份,也使其得以超越单一的文化立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艺术表达的可能。
他将深入珠峰脚下的米老鼠列入神祇,将网络段子、手机短信、汉地菜谱装裱成“经卷”……通过文化符号的变异与重构提出疑问:流行文化是否在制造新的神明?
嘎德,新经文系列 - 菜谱,2006,纸底石质颜料,20 x 92 cm
2006年,嘎德在河中放入了一尊由河水铸成的冰佛,并在摄影师Jason Sangster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组六幅的观念摄影,以前卫的艺术语言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策展人栗宪庭誉为“西藏当代艺术里程碑”。
它凝结着艺术家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隐约呼应着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东方哲学,也延续着藏族母亲在其儿时便一直强调的“尊重生命,敬畏因果”的谆谆教导。
喝一瓶啤酒,将其筑成高塔;赤裸上身的藏族汉子抬头仰望,那是西藏的烈日。
2010年9月10日,当观众走进北京通州宋庄美术馆“烈日西藏”展览现场,不免发出这样的感叹:西藏竟然还有当代艺术?
活动的发起人兼组织者栗宪庭在展览筹备期间显得格外高兴。他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再做展览——当“当代圈”逐渐变成名利场,他选择从中抽离,但依然关注着最新的艺术动态。
2007年,“ - 来自西藏的新艺术”在北京红门画廊举行,令栗宪庭眼前一亮。在此之前,他对于西藏艺术的印象,还停留在汉地艺术家进藏以及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之上,而眼前这些由藏族艺术家创作、强调自我立场的当代作品,让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到西藏去,要办一场西藏的展览。
此时的西藏艺术家群体,正在着力解决眼前的困境。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一批批艺术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然而与之配套的艺术生态却近乎空白,没有专业的画廊机构,也没有成熟的市场渠道。艺术家完成创作后常常无处展示,甚至一度作品只能放在工艺品商店里,与衣服首饰为伴。
为了搭建艺术交流平台,也为谋求生存发展,2003年,12位西藏艺术家在八廓街盘下了一家四川饭馆,并改造成了具有社会主义气质的画廊。嘎德作为发起人之一,将空间命名为“根敦群培”。根敦群培是西藏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先驱,致力于推动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和现代性传播。
次年,根敦群培艺术群体登上《》,开始进入国际视野;在威尼斯、悉尼、东京等国际双年展上,他们的作品不断打破外界对西藏艺术的单一想象。根敦群培艺术群体的队伍随之日益壮大,鼎盛时期汇聚了三十余位来自藏、汉、回等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并在创作视角上实现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关键转变。
这股来自高原的艺术力量最终引起了栗宪庭的关注。颇具戏剧性的是,根敦群培艺术画廊创立之时,便希望效仿宋庄艺术区组建属于自己的艺术聚集地,最终未能落实;却不想在多年后,以更成熟的姿态在宋庄美术馆完成了西藏当代艺术最大规模的集体亮相。
50位各族艺术家参与了此次展览,作品形式涵盖绘画、摄影、装置、电影、行为等等。嘎德是其中参展作品最多的艺术家,展出包括10幅画和4件装置,同时他还是策展人之一。“烈日西藏”,像是嘎德联合同行者们发出的一份艺术宣言,如《根敦群培艺术家协会使命宣言》中写道:
“我们中的一些人出生于西藏,另一些人来自其他地方,然而,我们始终坚持从新的多元的西藏中获得启迪和灵感,而这是外人所不能想象的……不管选择使用何种媒介,我们都想通过艺术来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感觉。云顶国际app官方下载”
今年,嘎德在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吉本岗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梦瑜伽”。
听起来可能不可置信,这竟是他的西藏首次个展。但对于嘎德来说,现在或许正是时候。
展览系统呈现了嘎德的艺术探索之路,自两岁起便拿起笔圈圈涂涂,艺术几乎成为了其生命的全部刻度。从布画上那片“香格里拉”开始,为嘎德开启了一个看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向内观”视角;随后他又将传统引入当代艺术的语境,叙述他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生活。
百年坛城建筑里,升起巨大的太阳;一颗破碎的心脏,不知是在消解亦或是重构……如果走上前近观,便会发现这些红色“巨物”是用小小的佛珠在黑色牦牛布上缝制而成。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佛珠均是艺术家无数次行走八廓街头的收集,大多为木头或合成材质,有的在别人手中使用多年,有的甚至在寺庙里被诵经加持。
嘎德认为,佛珠之于藏地生活,恰如手机之于现代社会;人们通过手机联系交流,佛珠则是人与对话的媒介,每一次拨动,都寄托着无尽祈愿,亦映照着当代最真实的精神图景。
这些材料的使用,已经超越传统宗教符号的意义;至于它在表达什么,艺术家则表示,全部交由观众去解读——“西藏当代艺术不是人为强求的,而是自然生长的。”
嘎德创作的“黑经书”则将佛界与世俗层层嵌套。该系列作品也是展览名称的由来,相传在18世纪左右,一位大德在睡梦中进入到修持的状态,藏传佛教将这种修行的法门称之为“梦瑜伽”。他将梦中所见的坛城修法口述出来,由画师绘成图像,最终集结成一套黑色经书。后来,黑经书流落海外,又因缘际会出版成画册,嘎德曾在尼泊尔游历时偶然得见。
“我们会和百年前的高僧大德做同一个梦吗?”怀着这样的疑问,现实的轮廓逐渐在坛城上显现。
漫游神殿,熟悉喜马拉雅文化的观众还惊奇地发现,来自阿旃陀石窟、夏鲁寺、白居寺的壁画“碎片”出现在墙壁或窗台上——这些临摹作品,也是当代艺术吗?
观众可能猜不到,看似厚重的泥板石块,内里是高密度泡沫。面对这些问题,嘎德只是继续用画笔细细点染,像百年前的画师在昏暗的洞穴或经堂里,一画就是一天,内心却是前所未有的专注与平静。这位一生都在追求“创新”与“颠覆”的艺术家,退休后安静临古画。
一切都像《冰佛》一样在轮回——“梦瑜伽”回到了高原之上;嘎德像是回到了童年,那个没有多少娱乐的年代,藏族少年就照着《三国演义》《岳飞传》的连环画临摹,同样一画一整天。
嘎德,1971年生于西藏,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创始人之一,西藏当代艺术家群体中的领军人物,持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其作品《冰佛》被誉为“西藏当代艺术史的里程碑”。嘎德的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被展出,包括私人及公众展览,如中国美术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英国世界博物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美术馆及澳大利亚悉尼白兔艺术馆。2010年,嘎德参与策划了在宋庄美术馆举行的《烈日西藏》大展,是中国第一场以西藏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川青铁路一大桥绳索断裂,7人遇难,该桥两月前刚封顶,原计划本月底合龙,应急管理局回应
震惊!Google前高管发出史上最恐怖预言:2027年,中国将有3亿人失业?
郑州一人才夜校开设“恋爱技巧课”,95后女生当老师,学生都是“同龄人”,边吐槽边学习
高铁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引热议,12306:无座意为无固定座位,可暂时乘坐空闲座位
刚刚,沪指突破3800点,创10年新高!寒武纪大涨近20%,市值突破5000亿元
央视直播!大满贯22日赛程:孙颖莎战伊藤 王曼昱遭遇桥本 林诗栋今夜争冠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